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拓展区 为“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时间:2019-10-17来源:

    昨日,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及市委七届六次、八次全会精神,部署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机遇,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拓展区,为推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源头动力。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红都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林涛主持会议。

  丁红都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河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全域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方向,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努力把河源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拓展区。

  丁红都强调,要深化对创新规律和河源实际的认识,找准新形势下我市科技创新的方法和路径。一要把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统一起来,以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全社会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为目标,确保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释放出创新红利。二要把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起来,主动对接大湾区创新体系,善借大湾区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三要把科技人才“所有”与“所用”统筹起来,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四要把成果转化与绿色发展链接起来,构建“大湾区研发—河源孵化—河源产业化”的产业链条,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五要把科技创新与风险防控结合起来,确保科技创新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丁红都强调,要聚焦特色错位发展,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提效破局。一要深度对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大胆探索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构建多元化科技招商模式,建设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引进和培育高端科技成果转化运营主体。

  二要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合作载体,推进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三要突破制约河源发展的技术瓶颈,实施市级重点科技专项,探索重大项目“揭榜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与高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四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培育本土科技人才,营造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五要强力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引擎。六要加大在优势领域的创新力度,用好用活水资源、山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做大做强水产业、林业经济和矿产业,做好做优“水文章”,做美做富“林文章”,做足做大“矿文章”。七要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改革,实施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八要加快推动创新成果惠及于民,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医疗健康、教育、公共服务、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

  丁红都强调,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压实责任,提升能力,加大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不断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水平。

  林涛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聚焦重点领域,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拓展区建设这个首要任务,推动科技创新提效破局;要狠抓改革创新,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激发创新创造强大动能;要强化作风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推动河源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大会表彰了2017—2018年度“珠江人才计划”引进的本土创新科研团队和“扬帆计划”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2017年度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的单位及2018年度获得认定的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省新型研发机构。副市长庞启彪宣读了表彰决定。

  市领导黎意勇、何广延、叶少军、边立明;各县区党(工)委、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工业园区管委会和科技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第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奖代表和企业代表参加。